2020年不要相信名人励志故事

2019-04-17

  所有成功的励志故事,都可以用来让我们向往更多的可能,可以用来激励我们行动,但是绝对不能让我们简单的成功,永远不要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要相信名人励志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学生不要轻易相信“成功励志故事”

  让我们激动的成功励志故事

  上次和一帮同学们聊天,我问他们,身边有哪些厉害的同学值得你们学习?这下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先是一位同学亮出上周学院分享会上,自己的一位学姐,专业成绩第一,拿了国家奖学金,去投行实习归来分享经验。

  接着一位同学说,自己的学长创业做大学生Party,聚集一帮北京爱玩的大学生,做各种线下聚会,又好玩又挣钱,听说拿了投资,还要开发APP,特别羡慕。

  然后还有同学说,自己的学姐一个人旅行东南亚,拍美照晒美食,成了途牛网的签约作家,真厉害,把爱好干成了事业。

  我看着他们说出身边的成功励志故事,自己脸上都挂着自豪,其他的同学们听着这样的故事,也是满脸兴奋和向往。

  值得警惕的成功励志故事

  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成功故事,但是也要警惕这样的故事,讲一个带着神转折的小故事,你可能听过,但是请配合一下,假装第一次听:

  有个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开始时在餐馆端盘子,存下了一些钱,然后开始用三轮车送水,奋斗了一年多,买了一辆面包车开始卖水果,后来,他获得了一笔上亿的遗产,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很多事情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有可能他们就是运气好,有可能他们付出了远远超乎你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可能他们只是做对了你看不到,但是非常关键的几件事情。

  不要轻易相信你身边的成功励志故事,因为所有的成功励志故事,和所有的成功学一样,其实都在说一句并不正确的废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太容易相信成功励志故事的结果不是让我们自己成为成功故事里的主角,而是让我们距离这样的故事越来越远。下面是三种最常见的大学生成功励志故事,我来分别聊一聊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他们。

  不能轻易相信的三种成功励志故事

  大学生成功励志故事一:创业成功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国家在鼓励,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学校在支持,纷纷拿出办公空间,改造成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媒体也在鼓吹,不断包装和鼓吹创业明星。仿佛创业很简单,轻松就能月入过万,随随便便就能拿到千万投资。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创业故事

  为什么不能相信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因为大学生创业绝大多数不是真正的创业,而是在校园的围墙里,顶着各种社会光环的媒体事件。

  我大学期间也创过业,当时我在报纸上读到了两个看起来很成功的创业项目,一个是大学生开家政公司,月入5万,一个是大学生创办童伴网,帮助独生子女构建社交网络。我看完了报道就去找报纸上的创始人,第一个是个女孩子,其实这家公司并不是她的,她只是主要员工,月入五万只是上个月这家公司的进账,并不是她个人的收入。

  第二个是个大三的男生,我坐了3个小时公交,冒着大雪去他学校找他,聊完了才知道,这个项目根本就还没开始实施,他当时只是去参加创业大赛,也没有打算真正做。

  我并不是说媒体上所有的创业故事都是在这样忽悠人,可能是我运气不好,去验证的两个都很水,但是我想表达的是,创业这件事,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可能她看起来成功,可能只是她有学生的身份,加上媒体的包装,所以显得很成功。

  大学生成功励志故事二:求职故事

  在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讲座除了有明星大咖之外,接下来可能就是那些进入华丽公司的学长学姐分享成功求职的经历了。

  太多大学生希望知道和自己同一个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就去了那么厉害的公司了?还有比和你一样的人,取得了你期望的成功更能刺激你的吗?

  然而绝大多数名企求职成功的故事都不能轻易相信,因为求职这件事充满着不确定性。

  企业用人招聘启事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我曾经见过一个非常精彩的履历,他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第一的寒假去沈阳新东方实习,大二去西门子实习,大三去特斯拉中国实习,大四毕业去了华为。

  毕业去华为是很多大学生的梦想,但是我问过这个哥们,如果有一个大学生按照你一样的方式去成长,毕业了能进华为这种级别的公司吗?他摇摇头说,未必,因为他求职的过程中,每一份工作都是非常意外获得的,去沈阳新东方是因为他在那上课,正好老师要招一个助教他就应聘上了,去西门子也是认识的一个学姐指点他,阴差阳错去了,去特斯拉中国更是意外,他本来想去保洁,结果面试没过,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特斯拉中国总部的实习机会,就投了,恰好选中了他。

  在求职这件事,并不比创业更有定数,所以不要想着既然他能去那样的公司,我毕业了肯定一样能去。

  大学生成功励志故事三:旅行故事

  似乎每一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因此那些敢于说走就走的人总是让我们尤其羡慕。

  然而在三大不靠谱的励志故事中,旅行是最不靠谱的一个,我听过《背包十年》的作者大鹏的分享,他一边打工一边旅行,这样坚持了7年,最终才成为了职业背包客,我认识的一些背包客,确实活得洒脱和快乐,但是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知道。

  我也曾经在路上穷游过一个半月,一路上每天都有新奇的故事,都有全新的风景,但旅行最大的问题不是孤独感和费用,而是旅行并不是一个让你不断积累的事业,很多靠旅行晒图写文章生存的人,除了少数幸运的俊男靓女能够和平台合作挣到钱,绝大多数都只是玩票性质。因为旅行不像其他的岗位,有成熟的职业路径,有明确的上升通道。

  旅行和说相声一样,看起来没有门槛,但是看起来没有门槛的事,做起来才更难。

  为什么名人励志故事总是不靠谱?

  我们可能都有过名人的励志故事感动或激励的经历,听完这些故事,觉得热血沸腾、信心满满,自己的大好人生尽在掌握之中。但似乎过不了多久,生活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

  我们难免愧疚、自责,甚至觉得自己好失败。可其实不是,本质上是因为名人励志故事就是不靠谱。

  名人励志故事的经典套路是这样:

  ❶我成功了,成功的方法是XX;

  ❷只要你也做了XX,就能和我一样成功。

  这个套路有什么问题吗?先来看一个故事。

  《意志力》的作者,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曾在大学里做过一个研究,试图发现什么才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研究过程是这样的:先列出一串成功者可能拥有的品质,然后找很多学生测试。也就是说,通过大规模统计来考察,哪些素质是成功学生都具备,而不成功的学生都缺乏的。这样,就能发现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品质是什么了。

  令人惊讶的是,真正能左右学生学习成功的只有一个品质——自控力。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不是通过大样本统计的科学方法来发现这个品质,而是让成功的学生来分享其励志故事,会是什么结果?

  他们可能会归纳出各种他们认为使其成功的品质,但未必都能说到到自控力这个原因上。

  而励志故事中,成功人士归纳自己成功的原因,很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仅仅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普通人模仿了也未必有用。

  所以,这里的启发是: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只学习和模仿对普通人都适用的,且真正和成功密切相关的品质;而且我们不能依赖名人传记或者名人自己归纳的品质,而是要看大规模统计的结果。

  励志故事不靠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总是通过让人热血澎湃、动力满满的方式激励我们去采取行动。这种方式,我们权且称作"动力策略"。

  动力策略有什么问题吗?

  它不稳定、不可靠。所以大家根本无法依赖这样的策略。锦上添花或许可以,雪中送炭往往不能。

  此话怎讲?

  很多人都去过健身房,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去呢?

  或许是因为,看到自己肚腩渐长,再看别人亮眼的马甲线人鱼线,再想想未来躺在阳光海滩上那身材健美的自己,动力就有了,然后就开始去健身房。

  后来,动力逐渐消退,去健身房的频度,也从起初的一周三次,变成一周一次,再变成一个月一次,到最后……连健身卡放哪里都忘记了。

  我们不去健身房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这周工作好忙",或者"这几天身体好累",或者"最近情绪有点抑郁",或者"今天和老婆吵架了,心情不爽"......

  一开始动力满满,后来消亡殆尽。这就是动力策略简短的一生。我们也总是愧疚自责,认为自己就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失败者。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动力策略本身就不靠谱。

  动力,本质上是以人的感受和情绪为基础的,而人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很多东西都能轻易影响我们的感受:一次事件、血糖水平、抑郁、健康状况、荷尔蒙...... 换句话说,任何东西都能改变我们的感受。

  我们把改变自己的重任,依靠在"动力"这么不稳定的东西上,不是"沙上建塔"么?

  励志故事的问题也在于此,当时让人热情高涨、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动力就减弱消失,然后我们也回到生活的原处。

  容易衰退、很不稳定,是动力策略的最大问题。

  罗永浩[现锤子手机老板,前新东方英语名师]有一次他回忆起当刻苦学习英语的故事,对此颇有共鸣:

  如果我们想获得持续的人生进步,保持美好的、亢奋的状态,最好是每三天听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讲座。但是普通人又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只能去买些励志书来看了...

  这些书,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拿起来一翻,就像精神鸦片一样,又能让人坚持三天。

  我当时采取的方式就是去海淀图书城的旧书摊,买最便宜的那种破书。我一共去了三次,买了一百多斤回来,然后放到我住的农民房子的门口,堆在那儿,作为备战粮,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英语学习。

  动力策略很不稳定,如果非要使用,就得像罗永浩那样备好大量鸡汤,像吃药一样按时服用,同时还得祈祷,过程中千万别发生足以影响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大事件。

  那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呢?

  实际上,除了动力之外,还有一种更稳定、有效的策略,就是意志力。意志力和动力的本质差别在于:动力,是你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任务,然后才采取行动;而意志力,是即便不想做,也能强迫自己采取行动。

  你也许会想,关键的问题恰恰是意志力不够强啊!

  比如,希望每天做50个俯卧撑,但刚做了几个,就坚持不下去了;希望每天读30页书,勉强读了5页,就读不下去了;希望每天写1500字,可是觉得今天根本没什么东西值得写,还是算了吧……

  这些场景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其本质问题,是设定的目标太有挑战性,对我们有限的意志力消耗太大,那自然坚持不住。

  有没有仅仅消耗微量意志力就能完成目标的方法呢?

  美国有个聪明的懒虫,叫斯蒂芬·盖斯,他为了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学习了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名为《微习惯》的书,创造性地、接地气地、彻底地为我们普通人解决了意志力不足的问题。

  这一切,都始于他一个出人意料的设问:你能做完1个俯卧撑吗?

  不是50个、不是100个,而只是1个俯卧撑,能做完吗?

  做完1个俯卧撑,这目标小到不可思议,只要身体正常,即使精疲力尽、动力枯竭,我们也能轻松做到,因为它只需要调动微量的意志力就能启动并完成。

  同样,每天读2页书或者写50个字,这些目标也十分简单,完全能够轻松开始、轻易完成。

  这就是他的策略远胜动力策略之处:动力很不稳定,无法召之即来;而完成微小目标,则只需调用微量意志力,我们随时能够做到。

  也就是说,微小目标能够轻松启动、轻易完成,简单到无法失败,因而远比动力策略稳定、可靠。

  你可能觉得,微小目标是能轻松完成,可这么小的行动,能带来的改变也很有限啊?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真正的愿望呢?每天只做1个俯卧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美好身材啊?

  你觉得行动太小,无法真正达成你的愿望。

  这个质疑很公平。不过,它也让人想起一些悲观派科学家们的论调,比如: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在XX年之内就会消耗完的!

  而事实上,现在石油还没用完,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研发更厉害的可控核聚变能源了。我们并不见得一直依赖石油,直到它被开采殆尽。也就是说,以原地踏步的视角去看待未来,本身就是错的,那些科学家忽略了,我们在过程中会发生进步和改变。

  同理,你觉得行动太小,不足以达成愿望,其中的错误假设是:采取了这个微小的行动之后,你还是原来的你。

  可你已经不是了。

  当你使用意志力稍微强迫自己开始并做完1个俯卧撑之后,你获得了两种力量:

  首先,惯性。

  惯性让你不想马上就停下来,既然已经趴好了,也做了1个俯卧撑,似乎再做1个也没那么费劲,然后你就做了第2个、第3个;

  其次,愿望。

  你想要做俯卧撑,内心的愿望是身材健美。有时不想做俯卧撑,并非因为没有了愿望,只是因为遇到了大脑更强的抗拒,所以难以启动[比如大脑会说"今天太累了,歇会吧"];只要一旦开始做,就又会悄悄地想起自己的愿望,同时会愿意继续再多做几个。

  于是,有了惯性和愿望的支持,你往往能够超额完成微小目标。

  那你又问,如果我做完1个俯卧撑,就彻底不想做第2个了,怎么办?

  这也不是问题。

  哪怕做完1个就停下,也已经很好。因为它至少完成了两重意义:

  首先,你完成了目标。目标虽小,但完成目标和没完成的感觉完全不同。完成目标所体会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比起目标无法完成时的挫败感[往往是因为目标定得太大],可好太多了。

  其次,你为建立一个新习惯迈出了坚实一步。习惯足以改变整个人生,这是大家的共识。

  如果你已经连续几天都做了俯卧撑[哪怕1个也好],那后面几天,是不是更容易想起、也更愿去完成这每天1个俯卧撑的小目标?而这正是习惯正在形成的标志。

  综合来看,这不起眼的微小目标,完成后所能引发这样的结果:

  你总能完成目标,这带来了连续不断的自信和成就感 + 你逐渐建立了习惯 + 你经常超额完成任务 + 你的身体[或大脑]因为你完成任务而逐渐变强

  这样的你,难道还是此前的你吗?

  我们继续推想,往后你还会发生变化?

  ❶你每天都越来越习惯于做俯卧撑,不做反而不习惯了;

  ❷你超额完成的数量越来越多,你的力量不断增强,身材也开始改变了;

  ❸即使偶尔无法超额完成,只做了1个俯卧撑,也依然100%地完成了任务,依然可以收获满足感,而全无挫败感。

  有了这样的变化,我们离我们愿望中的自己,真的还远吗?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