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人文地理的复习方法

2020-01-10

  地理知识一般分为三个大模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纵观高考考情趋势,人文地理在高考地里中占的分数比重越来越大,需要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文复习方法,希望能为高考生门提供帮助。

  一、人文地理复习方法

  1.明确复习目标,做好考情分析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本节复习课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全面的、准确的、精辟的复习目标,这样可使学生一眼就能明确复习任务。考情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命题形式和高考命题动向。如人口的空间变化部分的考查多以时政材料为切入点,以图文资料为知识背景,重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动因与效应。预测2014年高考将以区域人口变化数据和时事材料为命题的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构建知识体系,明确内在联系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虽然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但形散而神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这就需要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和能力的升华。下图为“人口的变化”知识模块的思维导图。

  课下,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互相参考、对照,以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功夫是要常练才能保持和提高,学习是要温故方能知新。因此,同学们还应该制定计划,定期回头看自己绘制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复习过程中的知识的遗忘。

  3.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根据考点,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选取高考原题和好的模拟试题进行训练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但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仅仅把答案“整理”到试卷上或错题本上,仅仅是对这一试题答案的背诵。通过题目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规律,能够准确地找到关键词,构建答题思路,真正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深入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指导

  1.分析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升复习备考能力

  如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这一考点的分析。城市区位包含城市的位置和城市的分布。城市的位置是指每个城市分布的具体地理位置(即在哪里),而城市的分布则是指城市的总体布局状况(即哪里多,哪里少)。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分析一座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要分析它的位置特点,其次是分析影响它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也可看出: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具体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如何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呢?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入手。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又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的区位因素,除科技、旅游等因素外,还有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保护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将得到治理,城市的经济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区位因素也在发展变化,有些因素的影响在减弱,有些因素的影响在增强,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城市的区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强化信息提取意识,提升地理答题的感悟能力

  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呢?关键是要树立信息提取意识!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时刻想着地理信息的获取,然后尝试去做,经常做、反复做,这样能力会在不自觉中提高。地理试题依托文字、图像、图表承载信息,寻找命题的切入点。一般而言,高考题中所给的任何一个文字都是有用的,切不可轻易放过,对于总量较多的文字,也应认真阅读,找出这段信息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其中哪些信息是解题必不可少的,甚至于本身就是试题答案;还要注意试题中的关键字或隐含信息;其次要正确地进行图文转换,对于题目所给出的各种图示信息,要能够结合图名、图例、图中所标注的文字等获取有效的信息。

  3.构建答题模版,建立思维模型

  人文地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切入容易深入难,答题往往词不达意,甚至离题甚远。对于“切入容易深入难”的人文地理而言,建立思维模型、构建答题模版是提高思维能力和防止思维偏差的有效策略。高考地理综合题中有一类评价类试题,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

  三、高中地理关于工业区的知识点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