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试考场8个技巧

2019-05-14

  许多学生在应付笔试的能力令人佩服,在TOFEL,GRE等这类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让以母语是英语的人也望其项背。但是对于IELTS口语考试时,他们的表现就不尽人意了。除了知识的储备外,下面这些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正在为口试努力的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雅思口试考场8个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雅思口试考场8个技巧

  1. 礼貌和热情。考官观察考生的步就是打招呼,所以一定要自然,大方。要注意表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今日面试室前,先敲门;进门后,主动向考官问候。考官伸手表示要握手,考生应立即上前热情地与考官握手。但考生不应该主动要求握手,更不可以带手套握手。自然的问候,不要背诵准备好的问候语。

  2. 坐姿自如。考生须有良好的坐姿,以便口试的沟通和接触能进行顺利。若是一张直背椅,脊背要挺直,不能弓背,也不能摇腿,抬头,但不是高昂头颅,僵直脖子,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口试时不能把腿翘起来。

  3. 对待考官的提问。不能只回答“yes”或者“no”,要尽量积的回答。考官在提问时,希望你作具体的解释,从中了解你的个性和语言水平等。

  4. 不要过分奉承考官。一些考生只知道迎合考官,无论考官说什么,都赞成,有意恭维考官,:“You are perfectly right.”或“What you have said is true.”这样一心奉承考官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那只能让口试越来越鼓噪,考官会对你市区信心,认为你是一个平庸的人。

  5. 当语法错误时不要害怕,镇定地改正。考生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少犯语法错误,但不要为了追求对准确而牺牲了流利。流利不等于语速快,流利意味着没有太多间断的平稳,顺畅的表达。

  6. 如果遇到较难回答的话题,可以婉转的说明对该话题不熟悉的原因,但要有说服力。不能说不懂这个题目或从未想过。

  7. 考官是负责引导学生说话,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你说话时间的比例至少要75%或80%。考官的问题是实现设定好的,因此问题不会太复杂。在你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后,还应该再说一两句补充的话。

  8. 不要说没有能力展开的话题,那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局面;也不要在考官问到自己充分准备的话题时,就把准备好的答案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当考官发现你在背诵准备好的答案时,会立即打断你而改变话题。不要告诉考官你很紧张,也不要过多地眨眼睛或移动眼珠,因为这些行为都会让考官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资深考官详解雅思口语中5个不能说的秘密

  据调查显示,中国考生在雅思考试中,口语分数普遍偏低。很多中国学生在口语备考中,由于不清楚评分的主要标准,加上不好很好地调整考试心态,因此在考试中往往不能取得高分。其实在雅思口语考试中也是有相应的规则可循。在此,小编就给大家奉上资深雅思考官费闻立总结的五大雅思口语考试规则,正在备考雅思考试的同学们可以借鉴参考。

  考生不能只说Sorry

  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其中谦虚就是其中的一项。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在奉行着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的信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固然是一种优点,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讲求方法。拿雅思口语考试来说,费闻立指出,如果考生不认识或听不懂考题中的某个单词,他们完全有权利来问考官,而且不会被扣分。关键在于怎么问。假如你只是说一句Sorry或Sorry, I don’t know, 给考官的印象就是你缺乏最基本的社交能力,甚至是一种不礼貌、不友好的态度,此类考生一定会被潜规则掉(即落入最多5分的范围)。相反,如果你说“Sorry, what does this word mean?”或“Sorry, what does that mean?”或“Sorry, could you please explain this word to me?”,那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问话方式。因此,考生在碰到生词或听不懂某个单词的意思时,第一,切莫慌张(因为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事);第二,一定要使用得体的语言来询问考官,千万不能只说一声Sorry!

  话语中一定要有something original

  试想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位雅思口语考官,每次考试要接待30个考生,而每次问到food时,30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delicious;每次问到What do you think of Shanghai?,30个人的开场白都是Shanghai is a beautiful city …,这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心情?拿费闻立的话来说,“You will be bored to death!”(你会郁闷到死!)直白地说,考官也是人啊,也有人的所有感情及情绪啊,每天都听到delicious, beautiful, important, international这些陈词滥调,不烦闷才怪呢!因此,费考官强烈建议考生:You must say something original and don’t say “beautiful” all the time. 也就是说,在考官心目中,原创的精神比什么都重要,再好的词汇、再优美的语言,一旦成了人人口中的陈词滥调或“口水话”(英文叫cliché),就比任何东西都要糟糕。就刚才的food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说fantastic, incredible, marvelous等表示赞赏的词,而谈到对Shanghai的看法,情愿用Shanghai is a great city这种更简单的语言来避免机械化的套路。说到原创精神的培养,一是多开发点同义词和近义词,来替代原来的cliché; 二是多与外教交流,及时注意他们在用词方面的原创之处。比如老外绝对不会去说learn knowledge, 而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外教说recipients of knowledge(知识的接受者),我就赶紧记下来,日后可以为我所用。

  避免出现generalized & memorized

  通常来说,雅思考官最恨两样东西,一个是过于笼统抽象的回答(generalized response),另一个是死记硬背的答案(memorized answer),并坦白地说,一旦考官发现有这种倾向性,会立即纠正或警告考生,而如果考生继续一意孤行的话,就把他们直接“打入地狱”。通常的做法是bring them back to a narrower topic或者interrupt their memorized answer and ask them a very different question, 由此可见考官对整个考试的操作灵活度是相当大的,也同时对各位考生提出了一种警示:胆敢用事先背好的答案在资深考官面前“耍大刀”无异于在玩一场极其危险的游戏,而该游戏的最终失败者还是你自己!背诵一些优秀的答案的确是有助益的,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尽量把memorized answer内化,即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或你自己平时讲话的一部分;二是在背诵之后,至少要能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复述一遍。能做到这两条的考生就能把memorization变作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考生需要更加灵活回答

  “We can use a lot of flexibility in the exam.”这是资深雅思考官费闻立的原话。后来仔细听下来,发现这种弹性对于考生来说,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举例来说,在Part 2有道题目是Describe a structure that you like,在老外的生活常识里面,structure一般是指一种人工建筑(楼房、大厦或像长城那样的土木工程),但如果某位考生不太理解这一点,而去描述了the structure of a company, 费闻立说那也无可厚非,考生可以灵活理解某个单词的含义,考官也同样应该灵活接受考生的这种变通。接下来我又问他,在Part 2的描述题中有三个小问题,考生是否需要一丝不苟地一一进行回答,以及万一漏掉了会不会扣分。费考官说,“I don’t care if they answer all the three questions or not, as long as they stay on the topic. These little questions are just a guide, and candidates are allowed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else within the topic.”换言之,考官不会在意你是否老老实实地把描述题中的所有小问题都予以回答,他关注的是你有没有能力进行长达2分钟的细节描述、描述的生动性和可信性、以及你的用词变化。

  但考官的弹性不一定都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是一位优秀的考生,口语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那么考官会在Part 3的问答中reword the questions to make it more difficult(通过改变措词来加大问题的难度),而改变的方法往往是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vocabulary, 比如通常的一个问题是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strong family relationship? 但经过考官的一番改装之后,变成了What are some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a strong family bond? 显然,这种弹性是大多数考生不愿看到的,但现实情况是:越是高端的考生越需要做好考官万一换词的心理准备,也只有经历过并存活下来的考生才能获取高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规则五:是生是死都在Part 3

  绝大多数考官在长期接触考生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把Part 1看成只是warm-up,因为考生刚入场,紧张、忐忑、焦虑、惶恐等不良情绪都或多或少存在,所以Part 1的目的主要是打破考生心中的冰山,让考生安定下来,以便达到后面的最佳状态。

  在Part 2中,由于不少中国考生备考非常认真,对每种可能出现的描述题都准备得很充分,即使是事先背出的答案也能说得十分自然流畅,就像自己思考出来的那样,因此考官很难确定是真是假。老外有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在无法判定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情况下,宁可相信前者而非后者。很多老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软肋,所以更倾向于把Part 2视为一个灰色地带,一个缓冲区,一个可以从侧面大致了解考生程度的考察部分,也就是说考生在Part 2的发挥优异与否和最终的分数关系不大,它并非真正的考验。

  费闻立在不止一次地提到,只有Part 3才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