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

2020-06-09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从创造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奥妙等多方面出发,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而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更决定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进程。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标改革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别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他们进行要求和规定,从而慢慢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让学生没有太多的压力,学习起来很轻松。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尽量做到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实际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制定,从而快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社会实践得出的理论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

(二)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目前有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比如要求学生做题时要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利用图形的展现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不仅节约时间,还能活跃思维。比如在做“几何的证明”这类题时,在看完题目之后,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图形画出来,把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挖掘出来,让题目看起来更清晰明了,学生解答的时间也会更快并且更准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把知识点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来讲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转化得更加灵敏,对于学习数学也越来越感兴趣,充分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人没有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学习甚至不爱学习。这说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人一定要有创新能力,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数学也一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找到数学问题的逻辑性和变换方式,进而体现出数学的核心素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 例如,在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小组活动记录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并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规律。在发现规律后,再引导学生动手去撕纸、折纸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经历操作,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做”数学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游戏公平后,有一个实践活动是:“我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掷出瓶盖后,着地时盖面朝上,甲胜;着地时盖面朝下,乙胜。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说这个游戏朝上和朝下的可能性相等,是属于等可能性,所以是公平的,不用做就知道啦。在此,我没反驳他们,只是说,那你们还是试一试再下结论吧。当通过他们反复掷瓶盖后才发现自己的感觉欺骗了自己,原来,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经历了猜测、验证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知识,他们记忆深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老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外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样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语言,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通用语言。在众多的科学语言中唯有数学语言是一切科学都使用的语言,它超越了学科界线,在一切领域中发挥作用。数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精确、简约、通用的科学语言。它用最少量、最明确的语言传达最大量,最准确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语言传达普遍存在的矛盾、规律,绝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点。正因为如此,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通用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就很强调数学语言训练。通过对数学语言特点的介绍、学习,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介绍数学史、数学家轶事等,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数学史,使学生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等。这些数学史话适时地讲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兴趣。数学家们的轶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教材。祖冲之在千年之中,一直保持着π七位小数近似值的记录。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里内切着一个球,这个球的直径恰好与圆柱的高相等。表达了阿基米德的发明:“球的体积和表面积都等于它的外接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古今中外数学家的奇闻轶事数不胜数,根据所学内容相关的例子,讲给同学们,也可以培养数学兴趣。

介绍数学美,培养数学兴趣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普洛克拉斯早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古希腊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杨辉三角组成了美丽的对称图案;黄金分割具有对称、和谐美。简单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中的量及其关系的规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通过欣赏数学的趣味美,对称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兴趣。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各种辅助的学习工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纪,教师如果一味的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材料和工具,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如果简单的讲1+1=?或者10-3=?,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来进行教学,比如准备数十个玻璃球,各种颜色的小棒,以及不同颜色的图片,使用这些教具来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动手加加减减,比比看哪个学生计算的又快又准,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能够寓教于乐,逐渐培养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到各个学校的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多媒体,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彩色的动画和图片,势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知识,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知识的积累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积累的知识越多,对学习的兴趣就越浓。比如在小学生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首先应当对十以内的数字进行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在计算时得心应手。只有具备了对十个数字的积累,才能够完成加减法的运算,才能够产生对加减法的学习兴趣。因此说,知识的积累是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的主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提问,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的思考和学习,就能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中,当学习到五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设置几个六到十的加减法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对问题的解题方法,或者是没有解答出来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相关文章:

2.核心素养如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3.数学教学如何渗透六大核心素养

4.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