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果酒的市场分析

2017-02-23

  果酒是世界通畅型产品,在世界饮酒中占15%—20%,葡萄酒是果酒中的主要产品,其中产量较大的为苹果酒,苹果酒以生产历史悠久的法国产品最具盛名,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产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果酒的市场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果酒的市场分析篇1

  一、果酒在世界酒饮料市场中的地位

  果酒因其具有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而备受现代人喜爱,成为当今世界通畅型酒品,在世界酒饮料中占15%—20%比例,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6升。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果酒的生产历史,其中尤以欧美国家最为突出,如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 亚洲国家中,日本和韩国是果酒的主要市场,其中以日本的梅酒最为出名。日本和韩国任何一家卖酒的商店中,都有专门的果酒柜台,种类有枸杞、荔枝、猕猴桃、桃子、西瓜、柠檬、石榴等口味的果酒。

  2013年1月份到11月份,中国生产了6124.26万千升的酒品饮料,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4.29%。2013年中国果酒产量为131.21万千升(其中葡萄酒产量为117.83万千升),占整个酒饮料产量的1.83%。非葡萄酒的果酒产量为13.38万千升,约为107040吨,占整个果酒市场的10.1%。 目前中国果酒的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中国每年水果酒的消费量为30多万吨,只占全国酒类消费总量的5%,相当于平均每2人年消费一瓶750ml的水果酒,占世界人均水果酒消费量的6%。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观念和饮酒习惯的改变,酒类消费的大宗品种正由粮食类向水果类方向转变。

  二、国内果酒发展空间潜力大的六大因素

  面对果酒良好的财富机遇,您还在犹豫吗? 中国白酒行业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后,2013年白酒行业由于经济增速下滑、产能严重过剩、限制三公消费等影响,种种问题蜂拥而至,行业前景悲观。面对粮食危机的影响,国家政策不会鼓励白酒行业发展的“残酷”现实;面对中国未来85、90后为代表的主流消费群体对白酒文化接受能力越来越差的的严峻形势;面对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者对白酒消费偏好程度越来越低的”恶劣”现状;面对果酒文化将成为酒类行业消费主流文化的时代背景;面对政府反腐行动将在立法方面建立反腐的长效机制,生于政府招待和送礼市场的中高端白酒市场将一去不复返;作为酒类经销商的你是否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 中国极特殊的市场环境,政策对一个品类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能左右其未来。国家政策对果酒行业的倾斜力度在不断加强, 加快粮食酒向水果类酒的转变。果酒“时尚、情感、健康、天然”的理念符合85、90后的消费观念。饮用果酒还有益于健康养生,甚受男女老少青睐。果酒作为世界通畅型产品,在世界饮品中占有15%-20%的比例,早已成为酒类饮品的消费主流。这些均与白酒及其他酒类形成鲜明对比,果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正在悄然崛起!

  果酒的市场分析篇2

  在白酒行业已经深陷营销大战的泥潭时,果酒市场的前景曾被一度看好。的确,中国水果资源丰富多样,枸杞、青梅、香橙、苹果、荔枝、龙眼、枇杷、剌梨、酸枣等等,都是酿果酒的上好果品。尽管目前为止,果酒只是酒类的一个小酒种,位列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之后,在酒类的各项指标中,其产量所占比例不足1%,销售额占1.1%,税收占0.8%,利润占0.1%。但近三年来,众多新老酒企都不约而同地盯上了这个新兴市场,宁夏红和杞浓已成为枸杞果酒市场两大优势品牌,五粮液在仙林青梅果酒项目上投资已达2亿元,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这些水果资源得天独厚的区域,已有一大批新兴企业在摩拳擦掌。

  盛世当听危言。为了避免整个产业重蹈中国许多行业曾经出现的“一拥而上、过度开发、低级竞争”的局面,有必要认真分析目前果酒市场已经出现的5大问题。

  忧思:5大问题已成发展瓶颈

  问题一: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果酒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酒,也不是红酒、黄酒、保健酒。由于刚刚诞生,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工艺标准,企业自己的标准更是五花八门,推出的各种产品概念让人眼花缭乱,在一个枸杞酒中,目前已出现纯酿枸杞酒、干意枸杞酒、枸杞冰酒、枸杞蒸馏酒、调制枸杞酒、泡制枸杞酒等近10种说法。尤其是在品质保证的一些关键环节,如产品保质期、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工艺要求等,业内都还没有相对统一的说法,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在选择、比较产品时已无法甄别好坏优劣。而一些果酒企业所打的“健康”牌的,也因此缺乏有力支撑,无法将饮用果酒的真正价值表述清楚,变成在广告中“打擦边球”、走“高压线”。

  标准不明犹如市场上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这是对整个行业发展形成的极大隐患。即使在企业的一起推动下,出台标准也不是近期能完成的事,这必将对大资金进入、将行业蛋糕做大形成障碍。

  问题二:市场定位模糊不清。

  中国人虽然是酒水消费大国,但真正有天天饮用习惯的人群却不多。中国人喝酒,特别看重喝酒理由、喝酒氛围和喝酒人群。在商务、公务这个酒类消费的最大市场,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是最佳选择;在朋友、亲戚聚会场所,啤酒往往是家庭消费首选;在轻松浪漫的酒吧、情侣相约时刻,红酒是不二选择;而在家中,中老人往往是喝点保健酒,注重延年益寿,健体养生。

  反思果酒,虽然有些品牌一直在提倡“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但简单直露的“健康”二字并不能有效划分人群,标定仅仅属于果酒的目标市场。没有强有力的购买理由,果酒就无法改变自己的“配角”地位,企业就难以真正做强做大。要清醒地看到,葡萄酒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教育,也还处于市场引导阶段。果酒如果没有好方法,其市场规模之路还十分漫长!

  问题三:广告营销无法落地。

  在目前果酒市场上,将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做得最好的当推“宁夏红”和“杞浓”,但是,两年多下来,我们发现这种聚焦央视、大额度广告投放的方式,企业收获的仍然只局限于知名度,而没有在区域市场和终端销售上见到太多效果。酒类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渠道战、终端战,象安徽口子窖等企业发明的“盘子战术”就是这一局面逼迫的产物。但是在果酒市场上,由于尚未适应这一局面,企业仍然只满足于高空做局,这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造成极大的销售压力。只“拉”不“推”的单一广告手法,是无法实现消费者在终端的指名购买的。

  问题四:果酒品种单一市场断层。

  果酒市场与白酒市场一样,有着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之分,销售旺季集中在中秋节至春节期间。目前果酒企业普遍产品单一,没有完成对市场的全面布局,往往是忙半年,闲半年,企业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果酒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线的延伸,在果酒的淡季也就是饮料的销售旺季,推出自己的饮料系列作为重要补充,让经销商在淡季也能有所作为,而且通过持续运作奠定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果酒还是果酒饮料,都要考虑针对不对偏好的市场推出风格不同的包装,完成对细分市场的占领,而不能靠一款产品打天下。

  问题五:价格偏高影响消费普及

  以健康为特色的果酒,天生应该普及的是最广泛的大众市场,尤其是在目前整个行业的普及阶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占有率是企业不二的战略,但是目前的果酒价格仍然普遍偏高。由于酒精度数、口感差异,人们平均消费果酒的数量远远高于白酒,日常饮用时,一桌要一瓶白酒就差不多了,但如果喝果酒,则可能要4-5瓶。高档白酒如五粮液,一瓶价格也就在300元上下,而4-5瓶果酒的总价可能高达400-500元,这就可能导致在主流的公务、商务消费市场,果酒没有丝毫优势了。而在家庭市场,果酒单瓶100元左右的价格也非一般中老年人群所能接受的。

  出路:如何在战争中赢得战争?

  作为专业营销服务机构,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果酒市场的健康发展。眼下又是糖酒交易会和旺季市场两大商机,我们提醒中国正在投身于果酒行业的企业家们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迅速制造市场差异,获得消费者注意,赢得市场份额的亮点。也可以说是在酒类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缺多少个性,就缺多少优势。大众所熟悉的白酒品牌,如小糊涂仙酒“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酒鬼酒”的麻袋扎口瓶型包装,以及目前市场中的低酯、低甲醇、低杂醇油的净爽类白酒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品牌;反之,我们看到利用苹果、山楂、枸杞等水果作原料开发的新风格、新口味的果酒反而极其缺乏个性化诉求的亮点,只有“健康”一张牌是根本不能让企业脱颖而出的。

  2、塑造特色文化

  文化因素决定了一个品牌是否能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进行有效区别,比如“金六福”凭借“福文化”打出的“中国福·金六福”旗帜就成功地将一个新生白酒品牌烘托出世。 酒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载体,好的文化理念常常能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超脱简单的产品利益层面。各种不同的果酒,其产地、原料、工艺、口感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不可复制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突出内涵,增加产品的核心影响力,通过对传统果酒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创新性引导,使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得到有效开发,造就一个果酒消费的新时代。

  3、扩展产品经济规模

  果酒价格之所以高企不下,主要原因就在于“大产业”和“小农业”之间的矛盾。企业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原料环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营销中难以实现降价普及的主要瓶颈。企业必须建立或合作建立自己的水果种植基地,象“宁夏红”那样,建设具有上10000吨的果酒生产能力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