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2016-09-29

  创业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形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都表现出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创业时代里,有很多名人创业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名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名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一

  5个月融两轮、10亿市场投放,半年成独角兽

  每个创业者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竞争”,杨浩涌也不例外。这个曾亲手创办赶集网的人,在58同城与赶集合并后,出乎意料地又创业了,离开竞争,回到竞争。去年11月,赶集好车从集团独立出来,更名“瓜子二手车”,杨浩涌自己给自己做天使,掏了6000千万美金。

  都说瓜子团队是“豪华创业”,它的融资手笔和融资节奏都是一般创业公司难以比肩的。由于在“赶集VS58同城”时期积累大量竞争经验,杨浩涌所处的段位让他在看待竞争这件事上“更加粗暴”、“更加果断”。

  目前,瓜子二手车已经完成城市覆盖75个,实时在售车源量达5万规模,员工共计4000名。此前,杨浩涌曾放出话,“新的融资会最大程度投入在市场投放层面,2016年全年瓜子二手车在市场投放层面将投入10个亿。”

  势能是企业生命

  去年,当二手车电商行业一夜火起来的时候,瓜子果断加入了“广告战”大军,或许这场战争也是他们筹划已久的。当时,杨浩涌便这样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市场投放上我们是不遗余力,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在直接竞争市场上胜出,这来自过去和58对垒时的教训、经验。”

  而谈到投放10亿能不能收回成本时,瓜子的账面是这么算的:去评判一个市场的值与不值,并不是去看它的用户黏性,而是去看企业在几年之后形成的规模;瓜子认为,如果三四年后,企业的利润有三四十亿的规模,那么这十亿的广告投入就是合理的;而如果五年之后,整个销售额才十亿人民币,利润一亿人民币,那么这十亿的广告就永远算不过来账。

  杨浩涌之所以能这么腰杆直挺地提出投放目标,和对手直接硬碰硬,是因为他深知企业的生存机会就在竞争上。

  传统来说,企业是如何看待竞争关系?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理解:要么,跟自己的团队说,“我们不要去关注竞争对手,主要关注自己”;要么,就是跟投资人、同行说,“市场其实大得很,每个人都会有机会,我们和竞争对手都可以做的很好”。而杨浩涌自己的看法,正如他的出手一样,快且雷厉。

  他在创新中国2016峰会上表示,“每个创业者都处在一个需要变革、创新的行业,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和对手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都没有到1成。”也就是说,摆在创业者面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拿到剩下的名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市场份额,而未来的5-10年企业能拿下多少份额就会决定它的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

  因此,在杨浩涌的构想里,企业追逐竞争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他将之称之为“势能”,即时刻把竞争考虑在内,从而建立自己的势能。

  历史惊人地相似,2011年,赶集网完成6000万美金的融资后,发起了一场广告战。在短短春节期间,赶集网花了3000万人民币做投放、打广告,随之收获了DAU(日活)翻倍增长,跃至400万。面对这样的结果,直接竞争对手58同城立马选择“跟进”,并制定了2倍的预算,最后炮制了一条著名的广告,“一个神奇的网站”。从此之后,赶集网便开始了与58同城长期的广告“拉锯战”。

  58同城与赶集网的竞争路在杨浩涌看来就是一场“势能拉锯战”。所谓势能拉锯就好比两个竞争对手在平静的海面上划船,一旦一方获得一个浪头,他就可以花更少的力气,而划得更远;具备了创业势能后,企业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好的知名度,例如用户一想到同城闲置物品转让,他会更先想到58同城还是赶集网?

  因此,所有的创业竞争都是在积蓄势能,而所有的势能积蓄都是为了成为行业内最有价值、最有地位的公司。在创业过程中,企业会主动获取势能,也会失去势能。杨浩涌反思了自己曾犯的两个错误,两次势能逝去的过程。

  第一次,在2012年,赶集网团队高速成长,员工一下子从100人到了2500人,同时开始多种业务,例如蚂蚁短租、团购。当时,赶集网的主营业务在并没有获得盈利和稳固优势的时候选择冒进,从而导致2012年公司亏了很多钱,员工锐减到900人。

  第二次,在2013年,在和58同城抗衡的过程中,赶集网处于下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我把竞争对手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列出来,后来发现所有的优点全部在竞争对手那,所有的缺点都在我们那,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发现竞争对手不重视我们,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当58同城和赶集网同时在hao123投放广告时,前者收获了170万流量,而后者只有90万。杨浩涌赶紧召集同事进行用户调研,最后发现用户选择58同城的原因竟然是:“58同城用惯了”、“周围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这件事给杨浩涌极大的刺激,他知道所有的创业势能都已经向对手倾斜,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要再犯第三次错误。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创业者,在后面两年时间抓住竞争对手放松的机会,最后做到合并,”杨浩涌这样说。

  如何建立创业势能

  作为一名不断遇到挫折但始终很幸运的创业者,杨浩涌对于“企业如何获得势能”有着自己深刻体会,他把这种经验还应用在了瓜子二手车上。去年11月,当瓜子二手车正式完成分拆后,天使轮资金归位后,杨浩涌便马不停蹄开始了A轮融资。尽管遭遇资本寒冬,瓜子二手车的A轮融资还是在2016年3月底正式敲定,赶集的“老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2.05亿美金,其手笔大方可见。

  “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资本火热,企业不断拿钱就是一建特别有效建立势能的事情,有机会的话,企业要不断拿大钱、不停拿钱,这样才能给团队信心、给对手压力、给资本市场信号。此外,只有通过建立品牌势能,企业才能占领用户心智、第一提及、媒体认可和品牌影响力。“

  另外,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尤其是A轮之前的公司,他们一般很难请到大牛员工,这时候就要动用资本的能力,资本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人、技术、市场等问题,把企业带到下个接单。杨浩涌说,“不要在融资估值上太纠结 ,拿到一个知名机构的钱,拿到比上一轮融资高四五倍的钱,用这个钱解决你当下解决不了的事情。”

  商业模式粗暴且有力

  瓜子二手车成立尽半年时间,却成为国内专做C2C(个人对个人)模式的二手车交易企业。杨浩涌在回应模式之争时,表示,“我们只想做最简单、有效的商业模式。”在杨浩涌看来,个人对个人的买卖二手车能为双方带来价格上的实惠和交易周期的效率提升。

  在瓜子平台上,传统2到3个月的交易周期被大大压缩了,平均一周时间就可以完成交易撮合。而在价格方面,由于跳过了大量中间环节、黄牛、经销商,卖方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最多幅度达20%,而买方则更加实惠。

  杨浩涌一直在强调,介于双方消费者之间的瓜子二手车并不是“大B”。“我们不背库存、不收差价。”理解瓜子在做的事情正如理解Uber、Airbnb一样,它本身并不买车和卖车,它只做信息撮合,只做车辆检测和定价。

  外界一直有报道,瓜子并非纯粹的C2C平台,而是有C2B的交易内容。对此,杨浩涌说,“我们从未回避过C2B的存在,只不过那是非常少的份额,大概只占据1成左右。”创业邦了解到,在瓜子二手车上交易的车源必须在6年以内,所有部分超出规格的车源也想在瓜子平台上卖,怎么办?瓜子的解决方法是帮他们导流到B端车商手里。因此来说,瓜子二手车应该算是一个帮C端用户卖车的帮卖平台。

  2016年年初,瓜子二手车提出的目标是:

  1.年底覆盖100个城市,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员工人数达8000人;

  2.为用户提供超过20亿元汽车消费贷款,打造瓜子汽车金融品牌;

  3.打通二手车交易后服务链条;

  半年将要过去,杨浩涌信心满满地向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回应,今年一定可以落实这个目标。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他总是很在意节奏,尝试把年度计划分拆成季度计划。他说,“创业需要节奏,紧凑而有力。”他一直关注企业的BMI之时,即衡量企业运营地是否健康的标准,其中包括企业用户成本、次留存、周留存、月留存,用户贡献价值等等。

  “把这些东西算好了以后需要把这个拳头非常快的打出去,而且非常有力的打出去,在BMI指数做好前做任何推广都是非常伤害公司的。“

  孙子兵法说,“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就是说发动的攻击一定要短促有力,不管是市场营销还是打攻坚战,一定要短促有力。这是杨浩涌的座右铭。

  名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二

  他60多岁转型再创业,80岁收获一个中国好莱坞,又砸300亿

  浙江横店,一个户籍人口只有8.9万的小镇,每天有超过10个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每年2/3的国产古装剧在这里完成。美国《好莱坞》杂志将它称为“中国的好莱坞”,而仅论规模,它比好莱坞还大。一手打造出这个世界级影城的,是80多岁、至今仍以农民自居的徐文荣。

  从1996年为谢晋的《鸦片战争》搭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到在“争议”中投入300亿修建圆明新园,60多岁、在别人“你没有文化”的质疑中“非要做文化”的徐文荣,在应该退休的年纪,让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变成了与美国好莱坞齐名的影视文化旅游重镇。就连马云进入影视圈,也得先找他“拜码头”。

  被货郎挑进横店

  虽然一辈子的事业都离不开横店,但严格来说,徐文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横店人。

  徐文荣1935年出生于浙江东阳的新东村,他3岁时,家里决定南迁横店。妈妈和哥哥姐姐们轮流抱着徐文荣搬家,抱一会、歇一会,最后找了个货郎帮忙将他挑进了横店。

  ▲徐文荣出生地新东村

  徐文荣的童年在穷苦和自卑中度过。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靠父亲做点小生意维持,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中常常揭不开锅。

  父亲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饧,年幼的徐文荣拿着一个口袋、一杆秤跟在后面,换来的稻谷由他来背。

  他的邻居做火腿生意,两家人时常走动。一次赶上火腿腌晒的季节,院里一排排火腿在太阳底下晒着,油一滴滴往下淌。母亲见状,趁着跟女主人讲话的空档,让徐文荣赶紧回家拿空碗来接油,然后拿回家炒菜做饭吃。

  “我顶着太阳、举着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钻来钻去。那时候虽然还小没有上学,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徐文荣回忆说。因为家境贫寒,他经常得帮忙干活,并因此被同龄人嘲笑,自卑的情绪就此蔓延。

  后来,徐文荣自卑到不愿出门,因为一家大染坊主的儿子见面就嘲笑他。时间一长,自尊心极强的徐文荣坚定了一个想法:“苦难不解决,人生一世,活着没什么意义。”

  ▲截至2015年底,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的人员已达3.1万人,明星美女在横店成了街景

  1950年抗美援朝,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迫切要走出贫穷和自卑的徐文荣未满16周岁,但也偷偷报了名。他侥幸过了初审,却因“全连个头最矮”被带兵军官退回原籍。

  回到原籍的徐文荣由此开始了在横店的打拼。他先是在公社里当了7年的“小干部”,后来辞职跟着父亲做游商、捣腾一些小买卖。这段经历激发了徐文荣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游商期间,徐文荣发现地广人稀的安文山区肥料奇缺,而此前他在上海听说有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农家肥“马桶砂”(人体排泄物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凭借信息的优势,徐文荣向安文公社提出“以肥料换粮食”,得到对方同意后,他数次北上上海,收集了1500多斤“马桶砂”,运回来交换了同等重量的玉米。除留少量给家里应急外,徐文荣将大部分粮食分给了横店的低产户们。

  做成这笔“大买卖”后,徐文荣又打起了用废铅提炼真铅的主意。他凭借当时的土风箱和铁炉,再次一路收购到上海,还用赚来的钱坐上了飞机,成了当地社员心目中的“大人物”。

  曾经备受嘲笑和奚落的穷小子,转身赢得了横店人的广泛信任,1966年,徐文荣成为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商场传奇正式拉开序幕。

  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徐文荣身上有两个标签:敢为人先、不服管。当地一位乡党副书记曾说:“我们乡里有个人,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这个乡干部眼里“可以枪毙”的人,后来靠着“敢为人先”成了市长的座上宾,更一手主导了横店的经济腾飞。

  横店集团的萌芽始于徐文荣创办东阳横店丝厂,据《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一书记述,1975年4月18日,在徐文荣多次跑到省里催问后,东阳横店丝厂的批文终于发了下来。

  企业创办资质有了,钱从哪儿来却成了大问题。思前想后,徐文荣想到了一个如今被说滥的手段——众筹。他来回游说于全公社39个大队,最终筹集了50254元的三年无息借款。然而,这笔钱对于丝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得已之下,徐文荣只好去求银行。

  为了讨好当时的银行行长,徐文荣几乎盯在了行长家门口,他使尽了各种方法做“公关”,甚至去给行长的夫人找过胎盘。最终,他从银行拿到了26万元的贷款,丝厂的启动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丝厂投产是横店走向规模经济的起点。徐文荣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总能抓住大势,跟着潮流走,他将之形容为“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徐文荣将丝厂升级为现代化的轻纺和针织厂,随即又涉足当时即便是大企业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磁性材料领域。此后,他又带领横店将商业版图扩展至医药、化工、汽车等领域。

  改革开放之初,横店已经成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标杆,受到经济、社会学家的瞩目。1988年,社会学家费孝通专程考察横店,总结称: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横店模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在横店模式中,徐文荣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横店打造成了年营收近500亿的超级乡镇企业。他先后参与创办了700多家公司,电气、电子、医药、化工是其中的“大头”,而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横店影视城,产值只占横店帝国的10%左右,仅仅是冰山一角。

  “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杀入影视文化领域,源自一个让他颇为苦恼的现象:横店人富裕起来之后,却缺乏娱乐休闲的地方,外来的人才也很难留住。“那时,我就想把横店装修一下,装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做文化产业需要政策的支持,徐文荣为此天天往省里跑,一位副省长对于他不断登门拜访的行为不胜其烦,说:“你真是走火入魔,你要做工业我们支持你,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较上劲了,非要搞文化,反正他已经有了钱,别人也“拦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