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励志真实故事3篇篇

2019-08-12

  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每个认真奋斗的学子所期望的,希望以下励志故事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励志故事一

  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今年18岁的唐艳梅脸上总是挂着阳光开朗的笑容。

  她是连州市大路边镇山洲村人,就读于清远一中。在老师眼里,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眼里,她是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在父母眼里,她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唐艳梅今年的高考成绩为495分,远超本科线,她填报的志愿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英语师范专业。高考录取在即,唐艳梅一家人正在为大学学费、生活费发愁。“家中所有积蓄只有几千元,交了学费,生活费就成了问题。”她的父亲唐记录说。

  这是一个清贫的普通家庭。唐记录患有甲亢需要长期治疗,只能在路边摆摊帮人剪头发,妻子做家政,一家三口住在不满50平方米的公租房里,全家月收入仅3000元,需要负担房租、生活开支、药费等,显得捉襟见肘。“再苦再累,我也要把女儿供上大学。”唐记录说。

  清贫的生活

  在校晚饭只点一样菜

  在并不宽敞的房间里,唐艳梅正坐在书桌面前练着钢笔字。不同于其他同学,在这个“大解放”一般的超长暑假,回家后的唐艳梅并没有经常出去玩,她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事情除了看书、练字,就是家务活。

  唐艳梅学的是理科,她今年的高考成绩为495分。“我的高考志愿报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英语师范专业。”唐艳梅从小有着一个当老师的梦想。对于女儿的想法,她父母总是无条件支持。“再苦再累,孩子想上大学都要让她上。”她父亲唐记录说。

  2015年,唐艳梅从连州北山中学考到清远一中,开始了她三年的高中生活。在各种科目中,她最感兴趣的就是英语。早上提前来到学校,一边吃早餐一边记单词,是她从高二开始持续了两年的习惯。晚上10点15分下晚自习之后,她时常还会在教师或宿舍楼下,跟同学一起讨论习题直到11点。

  高三上学期的那个寒假,往图书馆跑成了她的日常。她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早上8点到图书馆,时常一学就是一天。

  她的勤奋努力有目共睹。高中期间,她时常获得“清远一中三好学生”“清远一中优秀学生干部”“清远一中行雅之星”“清远一中行美之星”等称号。

  在家的时候,她每天的活动基本上是看书、弹吉他、做家务。父母从早上8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半,父母繁忙的工作让她早早就学会了自立,她在家时便做好饭等着父母回家。

  谈及父母的工作时,唐艳梅表示十分心疼。父亲患有甲亢,平时需要休息,然而为了生计却不得不在路边摆摊帮人剪头发,忙起来甚至午饭都顾不上吃。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唐艳梅在高一、高二时都申请了清远农商银行公益基金会的助学金,生活上更是过得节俭。每个月700元的生活费,除了买生活用品和每日三餐之外,她在高中三年很少出去玩,也几乎不买零食。她每日三餐都在饭堂吃,晚饭一般只点一样菜。

  最近,除了看书练字之外,她还多了一项活动——找暑假工,“这样既多了一个体验的机会,也可以赚些钱帮补家里。”

  节俭的父亲

  为省住宿费在车上过夜

  7月19日,连州市兴贤路的一棵大树下,唐艳梅的父亲唐记录在等了4个小时之后,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个客人。

  自从2013年被诊断出患有甲亢之后,医生要求唐记录不能熬夜、久站,要注意休息。为了养病,唐记录就从清远辞工回到连州,从保安转行到摆摊帮人剪头发。

  他负责的是剪头发、修鬓角、刮胡子的“一条龙服务”。“8元一次,每个人大概要花20分钟。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10个人,不好时甚至一个人都没有。”现今,他每个月的收入大约1300元,再加上妻子1700元的收入,每月3000元的收入,需要负担房租、日常生活开支、药费以及女儿的生活费等,每个月几乎没有剩余。

  谈起女儿,他总是有着满满的自豪感:“她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不需要我们监督,对我们也孝顺。”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倾尽全力。患了甲亢之后,他每个月都要去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检查拿药,药费再加上路费、饭钱等,每个月800元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省住宿费,他便固定乘坐傍晚6点10分的最后一班车前往广州,得到司机的允许后在车上过一夜,第二天凌晨5点起来坐公交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抽血检查、拿药,傍晚再赶回连州。

  在他看来,女儿懂事得甚至让他心疼。“从小到大,她几乎没有主动要求出去玩。其他孩子会叫爸妈陪着去广场逛街,她知道家里的情况都很少提这种要求,甚至同学约她出去玩,有时候也会拒绝。遇到想吃的零食、想买的东西时,更是不会跟我们主动说。”说着,他的眼眶泛着泪光。

  尽管生活艰苦,女儿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费用,他总是第一时间拿出来,“在能承担的情况下,我们再累也不能苦了女儿。”

  懂事的女儿

  每天中午骑车给父亲送饭

  同样地,唐艳梅也心疼着自己的父母。

  父母工作忙,唐艳梅便尽可能地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拖地、洗碗、煮饭,都是她包揽的。

  初二时,父亲开始摆摊干活,她中午11点多下课之后,便会自己煮好午饭,骑着单车给父亲送饭,回家休息不到半小时,下午2点又骑单车去学校,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后来,全家搬到离摆摊点更远但价格便宜的公租房,唐艳梅也去了清远读高中。

  高中时,唐艳梅时常牵挂着远在家乡的父母,然而路途遥远,一个学期也就回家两次。于是,每到了周末的时候她便会打电话回家,聊聊日常的学习、生活,这成了她想家时最大的慰藉。

  在物质上,家庭并没有给她太好的生活,然而在精神上,父母教会她要自信乐观。“像一般人考虑的供房子问题,我们没有去想,也不敢去想,还不如过好眼下的生活。”唐记录说,“我们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在学习上没办法教她,但是我们平时会教她要自信乐观,学会感恩,对待他人要礼貌,做事要踏实。”

  得益于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父母的教诲,如今的唐艳梅更坚定了儿时的“教师梦”,“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之外,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老师、父母教给我的道理,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人。”

  随着高考录取在即,唐艳梅一家人正在商议着如何筹款、借钱。“家中所有积蓄只有几千块钱,远远不够交学费和生活费。但再苦再累,我也要把女儿供上大学。”唐记录说。

  大学生励志故事二

  走在浙大幽静的林阴道上,在脚步匆匆中偶尔仍会想起那段曾经的岁月: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的“大学梦”.而为了这个梦想,我把我五年最美好的青春都挥洒在了那个小山脚下的高中校园里;为了我的大学梦,我参加了三次高考,填了三次志愿……

  高三——毫无悬念的落榜

  当我双脚迈进高三的门槛时,我猛然发现曾经那么遥遥无期、让人充满期待与惧怕的高考,如泰山压顶一样向我迎面扑来。除了慌乱和不自信,我的心里面对它几乎是麻木的。第一次高三调考结束后,望着成绩表那个毫无生气的数字“15”——我的成绩排名,我的心里充满了悲哀和无尽的寒冷。我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大道理,可那时的我却愚蠢地认为:我的“少壮”年代早已逝去了,我已无法去追悔,只能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下场。

  当年仅以6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好强自傲的我自信“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于是选择了家乡的一所普通高中。然而,初入高中的不适,老师缺乏经验,没有一个良好的过渡与转型,心理的失落感与矛盾感,在文理科之间的徘徊与艰难的选择……这一切让我在学习中渐渐迷失了自我,惰性像野草一样在心中滋长。从此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他的练习册和资料几乎都是空白;对所学的东西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也在这样的堕落中变得平庸,成为了老师时常摇头叹息的对象。

  到了高三,学习虽然变得忙碌起来,但我却像陷入沼泽地一样,有力使不出来。我知道自己很希望能考上大学,于是我试着开始努力学习,可是懒散惯了的自己始终无法安下心来做题或看书。那时我走读,总是借口“天气寒冷”、“一个人走不安全”等不去学校上自习,每天傍晚吃完饭,我就像磁石一样定在了电视机前,直到母亲愤怒地关掉电视,我才在她谴责的目光中很不情愿地上楼到我的小屋里去学习。面对课本和习题,我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看书,常常发愣老半天,或是做着做着就打起了瞌睡,后来干脆上床睡觉,在自己淡淡的犯罪感中迷糊地睡去。我总是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做题做到十一点或是看书看到十二点,可是每次不到十点,课本上的字在我眼中便开始模糊,再后来干脆被我抛在了一旁。整个高三就这样在我的睡梦中溜走了,而高中三年也就这样在我的堕落与自责中一去不返。

  于是,我毫无悬念地落榜了。我没有眼泪,因为这样的结果早就在预料中。

  高四——浪子回头金不换

  在休整了一个暑假后,我背着几本书来到了我的母校——那个小山脚下幽静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我的复读生活。

  在那个熟悉的校园里,面对熟悉的环境、熟识的老师和陌生的学弟学妹,除了有些许的异样外,一切都显得很平静。内心里早已平静得波澜不惊,每天安静地学习,安静地放学回家,生活安静得没有一丝色彩。

  那个时候,面对落榜如此平静,面对复读如此坦然,面对高考如此淡泊,我都有点不相信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她的确就是。细想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都说人经历了复读,就会变得成熟,人也会成长得很快。而对于我来说,高三毫无悬念的落榜才是我成长与成熟的开始。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些事情你越是想摆脱就越是摆脱不了,而不经意间却又能做到。高三时努力了多次也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可是到了高四,一切都很自然地扭转过来,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懒散堕落,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变得很忙碌,却有条不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在一点点地进步。

  我们的复习资料是由学校统一购买的,虽然不是太好,但也算是“沙里淘金”中的精华部分了。因为基础不太好,所以平时跟着老师的步子走,系统地做学校发的资料,争取把每一道题都弄懂,对于不懂的题不厌其烦地问老师,一方面可以解一时之惑,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帮助我查漏补缺。资料多了反而会让人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最后虽然做了很多题,却不系统,反而达不到提高的目的。

  复读一年,除了学得比较辛苦外,我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和负担。家里人从来不给我任何压力;而朋友们总是通过书信鼓励我偶尔也会来看看我。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觉得心情愉快、精力充沛……

  高四就这样在忙碌中走过,高考的成绩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应该能读个不错的“二本”,这对我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高五——守得云开见月明

  整个暑假,我都活在对天津高校的憧憬中——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天津的一所二类本科。

  然而,暑假结束了,我也没有等到我预想中的通知书。那天,我只身一人来到省招办大楼。当我看到那张投档轨迹表时,我的眼泪汹涌而出。站在40度的高温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寒冷,我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就差3分,就是这3分击碎了我所有的梦想与憧憬!这就是我一年所有的努力换来的结果?!多么讽刺、多么残酷!

  可当所有的悲伤都化为泪水,当所有的泪水都流尽,心也已随着泪水流尽近乎枯死了,我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然而,高四班主任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里闪现出一丝亮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一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我又开始了我未知的高五——也是我未知的未来。

  虽然没了当初揪心的牵挂和烈日下泪流满面的伤痛,但心依然无法沉静下来。虽然有父母的支持、朋友的鼓励、老师的关注,我依然很茫然、很无助、很彷徨。于是我动摇了,只想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来结束这无边的徘徊与无奈,哪怕是专科也行。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就占据了我的整颗心。

  然而,一位曾经教过我、也给过我很多帮助的老师再一次“挽救”了我,是他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数学和外语是我的强项,我没有理由退缩,不是吗?!当所有的心绪都沉淀下来以后,当所有的不确定都确定以后,我开始重新投入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日子变得忙碌起来,头脑也变得“简单”了,除了学习和阅读,我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做。

  因为有了高四良好的基础,所以高五的学习非常轻松。做出一道数学题、完成一篇英语作文,都会带给我一种战胜的快慰。“宁静以致远”也许就是那时我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吧!

  除了学习,心理的调适对于我这个“高五生”来说,应该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是那个美丽校园的第一个高五生,我受到各方面的注目,来自老师、同学、学弟学妹的,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对未来的茫然、对自己的怀疑……都会给我带来一定的压力。可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被压力击跨,我不能被自己打败,于是我不断地寻找“解压”的方法。学校安排的心理讲座、心理咨询会就给了我不小的帮助,让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如深呼吸法、肌肉紧张—放松法等等不一而足。

  累了,就给自己放个假,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做,看看电视、帮妈妈做家务就是最好的放松;寂寞了,就给朋友写封信,即使胡言乱语也是一种最好的倾诉。家人的理解、朋友的鼓励、老师的赞赏与帮助是我全部的精神支柱,撑起了我最灰暗的岁月。

  为此,我也越来越把高考看得很淡,我采纳了老师介绍的方法——“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把考试变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把对考试的恐惧变成“忙里偷闲的快乐”.因此每次考试的那几天就是我最轻松的时候,不用没日没夜地背书,每天考试结束以后,我就可以回家看看电视,然后早早上床睡觉了。但前提是,我在平时得非常努力地学习,常常上晚自习上到11点。只有有了扎实的基础,你才有资本在考试的时候“忙里偷闲地乐”!

  那年七月的天空格外的蓝,我的心情也格外明朗。

  因为,终于,我战胜了自己,赢回了梦想,坐在浙大阶梯教室的课桌旁,回想昨天,我愈加珍惜那段淘洗我灵魂的高考岁月……

  高考励志故事三

  新学期开学各个学校忙着迎新生军训,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校园内新生们喊着口号正在军训,一位身穿迷彩服的阿姨站在军训队伍旁边,有时候学生们走她也走,很认真的样子,让许多新生以为这是学校派来监督自己的老师。

  其实这是一位特殊的新生,名叫杨雯舒(化名),今年51岁,是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媒与制作专业2017级的“大龄新生”。由于患有风湿不能正常军训,跟学校请假后坚持跟随军训队伍跟训。

  “我是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的,他们年轻有活力,赶上国家好政策,每个人都能上得起学。”杨雯舒的家在新密的一个乡村,小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兄弟姊妹又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没上完高中无奈选择了退学。

  辍学后开始外出打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我工作几年后,有一个要好的同学考上了中州大学,就让我去送她。那个时候(学校)还是在老校区(航海校区),当时非常羡慕我的朋友和能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我想着以后也要来这里上学,做一名大学生。”从此,她更坚定了要上大学的目标。

  后来,她结婚生子,既要照顾自己年迈的双亲,又要供养自己幼小的女儿,为了生活,她二十年如 一日忙碌奔波,这期间她做了十几年的民办教师,在饭店当过服务员,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了,但是“大学梦”始终揣在自己的怀中。

  今年报高考第一志愿就是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杨雯舒一直觉得高考没考好,题量大,有的题到最后没有做完,但还是顺利通过分数线成为一名大学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