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的艰苦故事:油抹布

2020-06-03

  编者按:《油抹布》是贫困年代人们发明的用油方法,作者看到贫困山村想起当年艰苦的生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本人做为驻村第一书记,精准帮扶的那个村,在六盘山主峰脚下。该村海拔高,雨水多,气候凉。黑土地里适宜胡麻生长。村里乡亲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要吃胡麻油,伏里晒热头。这里的胡麻油更是清澈,味香。春播除了种政府与市场倡导的订单农业外,村里每户都要种上一二亩胡麻,足够全家一、二年的食用油。

忆苦思甜的艰苦故事:油抹布

  在与村民交谈中得知,每家都把榨好的胡麻油盛在缸中,用勺子舀在油壶里。炒菜、烙馍、炸油饼,拌面、调菜、泼辣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这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油抹布年代相比,真是天差地别。”一位年长的村民补充说。

  猛然间,一件非常熟知却早以忘却的生活用品---油抹布,浮现在我的眼前,出现在记忆的脑海中。

  那时,自然灾害多,农科欠发达。加上政策、人为因素。总是缺少粮食。粮食缺了还能靠国家供应,而食用油国家不供应,更是稀中奇缺。

  油稀缺,于是智慧的人们发明了一件生活用品---油抹布。它的巨大使用价值就在于把非常少的食用油,匀称地抹在锅底而不浪费。苛刻节俭,“细油长流”。

  父亲是教师,属于国家干部。公社粮站每月还能供应大概半斤胡麻油吧,即如此也显得格外珍贵。咋办?还是用油抹布。锅台板上,那个敞口玻璃油瓶,里面浸润着一小块油抹布。炒菜,烙馍时用筷子轻轻夹起油抹布,慢慢把油抹布上面多余的油抖掉,然后在锅底匀匀抹遍……

  来亲戚,或逢年过节,或干体力重活,就多抹几下。平时还只能用筷子蘸着油象征性滴上几点。一大家近十口人,一年吃着就那么几斤胡麻油。

  而许许多多没有粮站供应的人家一年怕就那么一半斤油,非常珍贵的。除了逢年过节,平时的饭菜基本上就没有油腥味,清汤寡水,索然无味。

  我扶贫的村里,人们提说着“油抹布年代”传下来的歇后语:“大年三十借蒸笼呢,你蒸呢么,谁烙呢”?那时过年,缺面,每家只在大年三十蒸点馍。蒸早了,就吃没了,年咋过?那就烙?不行呀,烙馍需要油,无油!因此,蒸馍的笼大年三十家家在用,你还借?一句话,你这人没眉眼(不知趣)!也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家家缺吃没油。即如此,穷困的人们也不乏望梅止渴般的幽默一下:“没油么,但如果有面,再借些柴,炸点油饼子过个年!”

  胡麻油奇缺。人们就在动物油上想办法。家里饲养的牲畜,宰杀后重点关心的是炼了多少油,而不是得了多少肉。有了这些油,一年的饭菜里其码才有了油味。七十年代末期后,集市慢慢放开了,人们跟集时,还要专门买牛油、羊油。拿回家,炼成油碗坨,慢慢享用。甚至,在市场上,专门有炼制好的油碗坨出售。而如今,市场上还有油碗坨吗?就连那白花花的动物油脂都扔给狗吃了。在饭店,在家里,人们总是把肉里的肥油挑拣出来,弃之不用。

  因为缺粮少油,那时的人都偏瘦,胖子凤毛麟角。如同现在的朝鲜!扶贫村村民给我讲了当时“油抹布年代”的一个冷笑话:村里一个半超子(弱智),家境还勉强能维持一天二顿稀。就用半袋麦子,一小瓶胡麻油当彩礼,和邻村一揭不开锅人家的女子达成姻亲。按程序超子跟上媒婆去邻村和对象见面。回来后,超子妈问:“儿哎,觉得那女子咋模样?”超子气呼呼地说:“胖求子的”。其实女方家没啥吃,人饿浮肿了。超子妈心里明白:要不是咱那些麦子和胡麻油,人家女子能嫁给超子?于是就哄儿子说:“没事,就曹(咱)这条件,饿她几天,变瘦是迟早的事”。超子一听,也就再没嫌弃。

  即使是那样清汤寡水半饱半饥的生存状态,每次来个_运动,那些偏瘦饥馑的人们仿佛打了鸡血,兴奋地参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