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培训学习心得:问道郑州

2018-01-30

  编者按:作者到郑州参加教师培训活动,还用文言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悟,下面我们来看看《问道郑州》这篇教育感悟吧!

  去岁余负笈求学于古商城,聆听姜宝平、耿自礼、娄红卫、张利安、王昱诸先生教诲,听其议论碑版书刻,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观其作书,如行云流水,风格多变。知中原博大精深之书学聚乎于此,乃得良师而与之优游,乐在其中矣。

  春去秋来,鸿雁南飞,余从“五子”学书已有期年,书艺如春日之苗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而今,结业在即,回首往昔,不禁感慨系之矣。

  其一,诸先生之人品、学问、书艺俱佳。

  宝平先生深通书学教育之理,诸生初习小楷,向皆未为之,搦管近乎与人争斗,眦目细观,奋力运肘,不觉额颊淌汗,骨肉酸麻,而不得其法。姜公观之摇首曰:无需性急,书三千字后,可矣!数日后,余检点日课,果如其言。

  昔日常听人言耿自礼先生大名,如雷贯耳。虽与先生同邑,而无缘拜见,惜未能睹其风采,渴慕久矣!今观先生风流儒雅,知方行圆。点评习作,每遇败笔,辄指之曰:原帖之字极佳,汝可细察之。盖“汝字所临失真”之弦外音也。

  利安先生人帅字雅,有魏晋狷介之士遗风。论书常有石破天惊之语,闻之惊世骇俗。如怀仁之书艺高于大王等等,细品之,许不无道理。评吾侪之书作,无论老幼尊卑,针针见血。每每此时,诸生无不俯首帖耳,敛声屏气,诺诺唯唯而已。此君南人北性,与耿公大异。久之,诸生深谙其人,亦愿受其所教,既畏且服矣。余曾数次梦中于先生学书,皆悸醒,乃因书作不如师意,先生训斥之故也。

  与娄尚先生交,如沐春风,不知日暮;如饮醇醪,不觉己醉。先生见长于己者则称兄,幼于己者则称弟。此绝非江湖宗派称兄道弟之主义,乃先生平易近人之美德也。先生五体皆精,书、学皆能。传道授业,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点评书作,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王昱先生朴而厚,宽而仁,有长者之风。性寡言,大度能容。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淡定。从未闻其高声亮嗓,亦未见其脸红脖粗。步态沉稳,面有安详。评人书作则一反其寡言之常态,娓娓道来,字法章法,举一反三,剖析详尽,尽师者之本分。

  其二,得遇名师,书、学与日俱增。

  初习小篆,余用工尤勤。得娄师、张师之点拨,遂有峄山碑、乾卦铭之临作。

  由曹全转临礼器,余立本之帖。得耿师之真传,遂有礼器之临作。

  早习玄秘塔,后学雁塔圣教序,多得王师、张师之校正,乃有临、创作品各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书协中心,群贤毕至,大师如云,高朋满座。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其三,巧遇忘年,满载友情而归。

  余与赵进忠先生虽同邑,之前并不相闻。却有缘于省城相会。先生高风亮节,一如光风霁月。年过花甲仍孜孜不倦,有志于书道。其书初学欧阳率更,后转益褚河南,其字风骨刚劲挺拔,一如其人。

  赵公一日能作书七八时辰而不倦,即使吾之壮年之人也汗颜不已。其每次作业进步之大,水平之高,制作之精,皆令老师、同学叹赏不已。人问之详,则曰假

本文共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