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屏山的美文欣赏:屏山雨韵

2018-08-02

  学习啦:南屏山的仙就是它的文化底蕴,竹木花草是它清纯的外衣,飞鸟鸣虫是它亲切的声音。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屏山雨韵》。

  确切地说,南屏山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山,它只是一垄土丘而已。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现在南屏山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山,而且成了名山,还成了颇具影响的森林公园。

  整座屏山酷似一只勤劳的手掌静静地撑在老城的东南,新城的东北,五道山门就像五指,共同拢起山的脊梁。南大门是大拇指,西大门是食指,其余的三条上山道路则像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西大门离老城区最近,宛如食指一样纤纤长长。

  初夏有雨的日子,是登山的最佳。撑一把绸伞,迎屏山西门拾级而上,本地书法家题写的“南屏山森林公园”,立即带给你赏心悦目的清凉。石级之侧,左为青黛的雪松,右为橙黄的梧桐,这青黄之际本身就是生命的接力。走上石阶的平台,就进入了绿色隧道,几乎所有的道路都被青枝绿叶交叉覆盖包围了。这时,你的雨伞似乎就融入了无数的森林巨伞之中,苍穹的雨水落到树冠上,滴在枝叶上,最后才飘逸在你的伞面,拢成珍珠蹦到带有花纹的小径上,雨珠飞溅着藏入花草树根底下,与你玩一场再也捉不到的迷藏。

  踏入真正的山梁,你依然感觉是走在平地。屏山的温柔,让你永远不会想自己是在登山。转入右边的曲径,草地锦锈一般,雨水洗刷的花理石路面,像极了丝质的彩带,顺着山势蜿蜒,你的行走变成了不知不觉中的上下环绕。听到轻盈的溪流细语,你便知道自己行至山谷最低处,那平日干干净净的小河床,此时有了清清浅浅的水,新鲜的,透明的,自顾自地流着,与去外婆家的幼儿一样快乐。溪流向南,流经校园,那里延绵着椒城文化的脉络。

  山间小路一会儿就把你领进了竹林。春天的新笋长得坦胸露腹,偎着毛竹模仿着慈母的长相,可爱的三五个竹节,酷似顽童缠箍的腰带。穿过直通南门的山道,你不由得惊叹自己陷入了竹海。风过竹林,雨过竹叶,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竹隙里,你必然欣喜地看到一圆石桌,四圆石凳,其上有圆亭拥护,竹不似伞亭是伞,你的雨伞在亭下便显得十分的渺小和茫然了。此时,你自然而然地收拢自己的雨伞,欣然坐在湿漉漉的石凳上,听雨落凉亭的呢喃,身旁更加天籁的妙音此刻立即就包围了你,那是八角七层笔峰塔七层铜铃同时在歌唱。这么柔的风,这么细的雨,这么密的竹,都笼罩在重重叠叠反反复复的铜铃歌吟里。这时候,你才真正知道了,平缓的山与挺拔的笔的和谐互补,你才知道,南屏山其实是一座独特的文化丰碑。

  你在雨中仰望塔,塔在雨中俯瞰你。雨水滋润了塔的身躯也濡湿了你的眼睛。那是笔墨与人文的心灵感应。

  笔峰塔的脚下有寂静的书画院。雨中的书院,沉寂得像屋宇都在自己默读。仁者乐水,智者乐山。雨天的南屏山共享着山水的仁智。

  书院的建筑造型特别像一个硕大的逗号,告诉你美好的景致远没结束。往北便有木制栈桥,拱在山坡的栈桥极似书法曲曲折折的笔画。曲径通幽,拐弯抹角地伸向竹与树的怀抱。在栈桥的尽头,当梧桐和翠竹亲密的拥在一起,那通透的淡青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让你一下子便想起青青子矜,袂裾相连,襟飘带舞,牵挂无限,思念无言,在山侧,在郊外,在雨里。此处也有一亭,你的雨伞依着油黄的亭廊,雨水淅沥相思泪,竹木深处有丁香。

  栈桥下面有石板铺就的便道,道边尽是屏山最原始的植被,无数的古木你根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顶着深浅不一的绿直入云宵,上有无数的无名飞鸟,地面铺着无数地锦般的花草。密林之中,上有鸟语,下有花香。雨意把它们点缀得如诗如画,渲染得如幻

本文共约字